微信掃一掃
國家圣母院內的宗教藝術博物館典藏逾3000件17、18世紀宗教藝術品,以及數(shù)以百萬計的還愿物品。中央社記者唐雅陵阿芭蕾西妲攝
10月12日是巴西媽祖阿芭蕾西妲圣母日。盡管巴西是多宗教國家,多數(shù)民眾信奉天主教,所以將這一天訂為國定假日,每年吸引上千萬名信徒參訪國家圣母院。
阿芭蕾西妲圣母(Nossa Senhora Aparecida)的歷史起源于301年前。相傳在1717年10月,三名漁夫從圣保羅州南巴萊巴(Paraiba do Sul)河中撈起一座高36公分、重2.5公斤的赤陶作成的黑圣母像,且因為圣母像是自己「出現(xiàn)」(葡文為aparecida)的,故被稱為「阿芭蕾西妲圣母」。
根據(jù)歷史學家的研究,圣母像之所以在水中出現(xiàn),較有可能是因為圣像的頭部斷裂,被古人視為惡兆,而將之丟棄河中。還有原始圣母像很可能也不是黑色,而是因為長時間浸泡在水里,色澤變暗。
無論如何,阿芭蕾西妲圣母的出現(xiàn)被視為神跡,尤其是當時受到貴族殖民者欺壓的黑人奴隸和黑白混血的「次等人」,更相信是上帝可憐他們,派出「黑圣母」保護大家。
這一切,加上其他有關圣母顯靈的事跡陸續(xù)傳出,致使供奉圣母像的小教堂,吸引越來越多人朝圣,原本一個小村莊,亦漸漸發(fā)展成越來越具規(guī)模的城市。
時至今日,阿芭蕾西妲已成為巴西最主要的宗教觀光勝地,每年都有上千萬名信徒參訪國家圣母院,單單10月12日這一天就吸引逾20萬人前往;天主教最后三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本篤16世和方濟各,也都曾參訪過阿芭蕾西妲。
國家圣母院于1980年建成,由巴西建筑師倪托(Benedito Neto)設計,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天主教教堂,僅次于梵諦岡的圣彼得教堂,可容納7萬5000人。
1980年建成后獲若望保祿二世的祝福,4年后被尊奉為國家圣母院。院內的宗教藝術博物館典藏逾3000件17、18世紀宗教藝術品,以及數(shù)以百萬計的還愿物品。
原本供奉阿芭蕾西妲圣母像的小教堂在19世紀重建,建筑為巴洛克風格,內部裝飾色彩豐富。教堂與國家圣母院之間為「信仰天橋」所連接,橋高70公尺,長389公尺,經??梢娦磐接霉虻氐姆绞酱┰教鞓蜻€愿,叩謝圣母庇佑。
1930年教宗庇護11世下令,宣告世人奉圣母阿芭蕾西妲為「巴西的保護神」;50年后,巴西政府將10月12日訂為阿芭蕾西妲圣母日。
原本供奉阿芭蕾西妲圣母像的小教堂在19世紀重建,建筑為巴洛克風格,內部裝飾色彩豐富。中央社記者唐雅陵阿芭蕾西妲攝
來源:中央通訊社
-----------推廣-----------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浙公網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