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半年來,全球極端高溫事件不斷涌現(xiàn),厄爾尼諾或為極端天氣與全球變暖推手。面對如此劇烈的氣候變化,我們應當如何防范?
厄爾尼諾“點燃”南美極端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7月4日發(fā)表聲明稱,厄爾尼諾現(xiàn)象七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xiàn)。將全球變暖助推到“全球沸騰”的幕后推手,除了人類活動以外,厄爾尼諾也占有一席之地。
正值冬季的南半球,出現(xiàn)了異常高溫。8月1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最高氣溫達到30℃。在正常年份,當?shù)?月初的最高氣溫通常在15℃左右。8月3日,巴拉圭瓦勒米機場最高氣溫達到39.7℃。8月7日,智利科金博地區(qū)記錄了37℃的高溫,是智利冬季歷史第二高溫,歷史上最高溫度出現(xiàn)在1951年8月,達到37.3℃,而當年也為厄爾尼諾發(fā)展年。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介紹,此次厄爾尼諾過程呈現(xiàn)典型的東部型形態(tài),最大的增暖中心出現(xiàn)在赤道東太平洋。南美此次出現(xiàn)階段性高溫過程,與南半球異常強大的副熱帶高壓控制有關,厄爾尼諾激發(fā)的熱帶緯圈次級環(huán)流的下沉氣流在南美洲加強了副熱帶高壓,并使得中心位置偏南。智利北部在高壓系統(tǒng)的控制和影響下,使得干旱和高溫發(fā)展。
個人如何防范極端天氣?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翟盤茂表示,我們個體能做的就是盡量少排二氧化碳,例如少排10%,我覺得是相對容易做的事??照{少開一點時間,燈少開一會,汽車不要開那么大排放的,吃東西少浪費一點,因為食物的生產也是要消耗能源,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每個人解決10%是容易做到的。
1.做到對政府災害管理現(xiàn)狀的了解,例如對政府發(fā)布的預警信息含義的了解,不同預警信息需要采取何種應對措施,附近的避災場所分布信息等。
2.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關注度與全面性,例如生活在較為干旱地區(qū)的居民也需要了解一些暴雨災害常識。
3.及時關注天氣預報,了解即將發(fā)生的極端天氣情況,提前做好準備。
4.室內安全是關鍵:在極端天氣來臨時,優(yōu)先考慮室內活動,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5.準備食物、水、藥品、急救工具等應急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6.提前規(guī)劃出行路線:如果必須外出,提前規(guī)劃好出行路線,選擇疏散路徑,避免危險區(qū)域。
7.加強災害意識和應急演練:參加相關培訓和演練,提高自身災害應對和自救能力。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wǎng)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wǎng);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