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說到糖尿病,很多醫(yī)生都說治不好了,需要終身服藥,并且不能保證后續(xù)并發(fā)癥的出現。但真的是不能治嗎?
云太醫(yī)楊玉蓮主任不認同這個觀點:“難道古人就沒有糖尿病嗎?古人得了糖尿病就不治了?中醫(yī)傳承了幾千年,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治不好只是沒找對方法而已。”
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年輕化,得了糖尿病怎么辦?一旦患上,基本很難根治,所以我們要提前預防。
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中醫(yī)上應該怎么治?今天我們有幸采訪到在內分泌深耕40多年的楊玉蓮主任,我們一起來看看楊主任對糖尿病的理解和治療。
中醫(yī)對糖尿病的認識
糖尿病在中醫(yī)里屬“消渴”疾病范疇,消渴一名源于《內經》,根據中醫(yī)理論消渴病是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情志失調等多種原因所導致的,致使人體出現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癥狀。
楊玉蓮主任指出,糖尿病的成因源于患者體內陰陽平衡失調,以及內臟功能虛弱。具體而言,包括肺、脾、腎等重要器官的虧損,這被視為糖尿病的深層次內在因素。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過量食用高熱量食物和飲用烈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也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引發(fā)內熱,進一步消耗體內水分,導致糖尿病的發(fā)作。
若患者長期處于情緒壓抑狀態(tài),或遭受重大精神打擊,可能導致氣機郁滯,進而轉化為火,消耗肺胃陰液,最終引發(fā)糖尿病。另外,若患者本身就存在陰虛體質,再加上勞累過度等因素,更易導致腎虛,從而誘發(fā)糖尿病。
知道病因病機了,怎么開方、怎么治療,就有眉目了。
醫(yī)案
那糖尿病具體怎么治?我們結合云太醫(yī)楊玉蓮主任的醫(yī)案,展開來看看。
蘆某,男,53歲, 確診糖尿病7年,期間一直服用西藥降糖,剛開始血糖可以控制的很好,但到后邊加大藥量血糖控制的也不穩(wěn)定,于是想轉戰(zhàn)中醫(yī)看看,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找到楊玉蓮主任。初診,空腹血糖13.5mmol/L,舌胖有齒痕,色紅而嫩,苔薄,脈弦滑而勁,平時困乏無力,晚上睡得也不安穩(wěn),口干口渴。
針對他的情況,云太醫(yī)楊玉蓮主任開方:生黃芪,生地,枸杞子,天麥冬,丹參,懷牛膝,桑螵蛸,棗仁,炒杜仲,肉蓯蓉,生龍牡各(先煎),覆盆子。
一個療程的藥用完,患者晚上睡得安穩(wěn)了,口干口渴減輕。效不更方又用一個療程之后,睡眠幾乎恢復正常,無力也消失。
糖尿病屬于中醫(yī)的消渴病,其核心病機為陰虛燥熱,近年來研究還有血瘀,所以陰虛燥熱血瘀是糖尿病的核心病機。從楊主任的組方看,還應當結合補氣,因為血糖高表示糖不能正常地為人體使用,人的能量生成不足,容易疲乏,相當于中醫(yī)的氣虛;從該患者的舌象看,舌胖有齒痕,色紅而嫩,也是氣虛的表現。
故方中以生黃芪、生地、天麥冬益氣養(yǎng)陰潤燥,丹參養(yǎng)血安神且活血化瘀,枸杞子、懷牛膝、桑螵蛸、炒杜仲、肉蓯蓉、覆盆子補腎而固攝下元,棗仁養(yǎng)心安神,生龍牡重鎮(zhèn)安神。
只要配伍對癥,糖尿病自然不在話下。前前后后6個療程的中藥用完,患者測血糖,空腹血糖5.7mmol/L,諸證悉平,隨訪至今無異常。
門診上,楊玉蓮主任常對糖友說:治糖尿病就像是你要修一輛老舊的自行車,中藥就像是一個好的工具,可以幫助你緊固螺絲、潤滑鏈條,如果你的方向是錯的,做再多努力都白費,甚至還可能把車子折騰散架了,治療糖尿病,找對方法很重要。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浙公網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