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轉載點新聞報道】一遇上身體不適就要做各種檢查、趕快打針吃藥?NO!近年來,中醫(yī)藥越來越走向國際,于歐美等地也日漸風靡。不少外國人遇上病痛,已不再將西醫(yī)診所作為第一選擇?,F時,中醫(yī)醫(yī)療機構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或地區(qū),其中在德國,約每15000人中就有一間中醫(yī)或針灸診所。
中醫(yī)在德國很流行。(點新聞記者攝)
習少林功夫打開“新世界大門”
Anne Hardy博士在德國法蘭克福開設中醫(yī)診所已經近十年了,主要運用推拿、針灸、熏艾等療法為病人進行治療。
成為一名中醫(yī)之前,Anne曾是新聞工作者。她最初在大學攻讀物理學專業(yè),之后成為了一名科學記者,主要負責物理領域的報道,也涉及一些醫(yī)學新聞的采寫。在學習和工作中,Anne對醫(yī)科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逐漸地,她對西醫(yī)療法產生了不同看法:“我感到有點失望,因為(西醫(yī))只會對個別器官進行檢查,而沒有考慮病人的整體情況。”
Anne成為中醫(yī)之前是一名記者。(點新聞記者攝)
“整體觀念”恰巧是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貫穿于中醫(yī)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之中。Anne透露,真正讓她接觸到中醫(yī)的,其實是她的兒子:“他對功夫產生了興趣,并且鼓勵我也開始學習,而我們的功夫老師同時也是中醫(yī)治療師。”
武術與中醫(yī)的結合并不少見,武者在學藝過程難免會有受傷和勞損,所以醫(yī)科跌打很早便已是傳統(tǒng)中國武術領域所涉及范疇。許多功夫大師一方面教人武術、氣功,一方面又給人治病。跟隨師父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氣功和太極拳訓練后,Anne找了新的職業(yè)道路發(fā)展方向:“我也想做(中醫(yī))這一行。”
Anne 跟隨兒子的功夫老師學習功夫,同時開始接觸到中醫(yī)治療。(受訪者提供)
“棄文從醫(yī)”開設中醫(yī)診所
2012年,Anne開始在法蘭克福一間中醫(yī)??茖W校ABZ MITTE進行中醫(yī)課程學習,在針灸、中草藥、婦科及生育治療等方面均有涉獵。經過三年的中醫(yī)培訓,她通過考核,獲得了德國衞生當局批出的自然療法行醫(yī)執(zhí)照,開始經營自己的中醫(yī)診所。
在德國,針灸早在2007年起就被正式認定為一種合法的輔助醫(yī)療手段,且涵蓋在德國法定健康保險的給付范圍內。但也有對此感到抗拒的人士,聲稱針灸只是一種“安慰劑療法”,Anne對此并不認同:“有健康保險公司曾經發(fā)起過關于針灸的實驗,事實證明,與安慰劑組相比,針灸對于治療膝蓋和背痛等慢性疼痛更有效。”
艾灸可祛除患者體內的濕寒,疏通血氣。(點新聞記者攝)
Anne經常為患者進行針灸、電針及艾灸治療,她提到,針灸可以調整及平衡身體的能量流動,而如果想給患者注入能量,就需要用到艾灸。扎針后,在針灸上方擺一顆艾草球點燃,靜置一段時間后取下針灸及艾草球。這樣可直接將陽氣注入,祛除患者體內的濕寒,疏通血氣,補充精神。
“電針灸很舒服,感覺暖暖的,有點像按摩。”Anne的兒子今年30歲,他比母親更早接觸中醫(yī),現在也時不時到母親的診所進行治療,調理身體。“第一次針灸的過程很有趣,”他回憶道,“我的膝蓋意外受傷,就去找功夫師父治療。師父把針刺在我的耳邊,我感覺有電流經過我全身,直沖膝蓋,象是要爆炸。但治療過后,我站了起來,膝蓋的問題也好了。”
Anne的兒子Marcus透過電針灸等中醫(yī)療法去治療身體痛癥。(點新聞記者攝)
“做中醫(yī)就是想做有意義的事”
“我不能說我們(中醫(yī))是最好的,但為什么不充分利用中西醫(yī)兩者的優(yōu)點,將它們結合起來造?;颊撸?/span>”Anne舉例指,有許多被不孕不育癥困擾的夫妻,通常會做精子檢查、荷爾蒙診斷、免疫和基因診斷等諸多西醫(yī)檢查,但當談到精子或卵子質量時,西醫(yī)能做的就很有限了,因此他們會轉而求助中醫(yī)。
Anne介紹,中醫(yī)在生育治療中可以發(fā)揮很多作用,包括用草藥提升精子和卵子的質量,也可以為女性調節(jié)生理期,祛瘀補氣。病人的身體狀況好轉,自然增加了懷孕機率:“當一切事物流動時,身體通??梢宰园l(fā)地實現這一點。”
診所一角的“嬰兒畫廊”,都是Anne的病人寄給她以表示感謝和紀念。(點新聞記者攝)
在Anne中醫(yī)診所的一角,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嬰兒畫廊”,一些接受過治療的夫妻成功孕育出新生命,便將嬰兒的照片寄給她以表示感謝和紀念,這也讓Anne更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價值。“有時候當我給病人針灸的時候,會覺得哇,我在做的事情太棒了!”Anne Hardy說,“九年了,我還是會這樣覺得,因為我來做中醫(yī)診所,就是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浙公網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