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音樂人高曉松在一檔網(wǎng)絡節(jié)目中曾透露過他的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但凡出美女的地方,就必定有美食。如果這個觀點是成立的,那么很慶幸,這屆世界杯是在巴西舉行。如果你對拉丁美女的誘惑力有所認識的話,那么你就能想象出巴西美食有多么誘人。作為一個在“吃哪”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吃貨,來到巴西,怎能不領略一番當?shù)靥厣?/span>
飲食文化體現(xiàn)混搭風格
整個拉丁美洲的人種,可以說都是由世界各地混血而成,他們的飲食文化,自然處處體現(xiàn)出混搭的風格。巴西的美食,主要受到的就是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和非洲人的影響。
巴西人的主食是米、黑豆和樹薯粉,搭配牛、雞或魚肉,以巴西傳統(tǒng)的地方菜肴為例,即以牛肉干、香腸、鹵豬肉和黑豆加上一些香料調味,入鍋烹飪熟了之后,撒上樹薯粉,拌入包心菜食用;而國人熟知的巴西炭烤,也是當?shù)厝讼矚g的食物之一,通常會配上豆類、米飯及蔬菜一起食用。如果再搭配被譽為巴西國酒的特色佳釀Cachaca(卡沙薩酒),那就更完美了。
Cachaca是一種度數(shù)很高的酒,以甘蔗為原料用古老的釀制方法制作出獨特的風味,但是貪杯易醉。一般人在工作日還是會用瓜拉納飲料來佐餐,瓜拉納是亞馬遜地區(qū)特產(chǎn)的一種野莓,內含咖啡因、維生素,以及豐富的生物堿、單寧酸、蛋白質等,所制成的飲料風味獨特,這可是一種讓正在亞馬遜流域拍攝旅游專題節(jié)目的貝克漢姆都倍感興趣的飲料。
當然,作為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chǎn)國,咖啡和咖啡館在巴西就像廣州的炒粉和大排檔一樣普遍。
飲食習慣與中國有許多相似
就算是被中國美食慣得無比嬌貴的腸胃,到了巴西也不會出現(xiàn)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因為他們的飲食習慣與中國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喜歡吃米飯、喜歡吃豆類食品、喜歡吃肉,豬牛羊雞魚樣樣不落,還喜歡在果汁中加上牛奶,制成各式果奶。
往年,巴西年均僅有600萬名左右的游客,但世界杯期間,12個主辦城市就將涌來至少60萬名各國球迷,為了滿足這些球迷的需要,在巴西的中高檔餐館,也相應增加了不少來自全球的美食種類。在圣保羅的某個高端社區(qū)超市的貨架上,就擺滿了來自德國的香腸、西班牙的火腿、法國和瑞士的各種芝士,甚至還有Fondue火鍋的快熟底料。
正在超市采購的瑪琳娜對記者說,以往每天下班后,總要跟丈夫討論吃什么(這一點似乎跟中國家庭也很相似),世界杯期間,他們決定看哪個國家的比賽,就吃哪個國家的美食。從這點來說,世界杯似乎讓巴西的吃貨們,也多了很多饕餮大食的機會。
飯館還是娛樂社交場所
巴西的餐館不僅僅是吃飯的場所,還是公眾的娛樂、社交場所,很多人都是兩瓶啤酒一坐就是幾小時。巴西人極為熱情好客,往往幾杯啤酒下肚,就與鄰桌食客打成一片,一起談天說地,偶然還站起來配合周邊傳來的樂曲聲扭動腰肢跳上一段,碰上比賽日,場面就更歡樂了。
很多的餐館都有懸掛在墻上的大屏幕電視,大多數(shù)時候電視中都在轉播世界杯。碰到巴西隊的比賽,大家一邊吃飯、一邊看球,歡呼聲、贊嘆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這個時候,薯條、土豆泥、牛排和啤酒組合成的套餐,成為了球迷們的最愛。
巴西烤肉,各國球迷必嘗菜式
巴西雖是美食大國,但巴西菜和巴西人一樣,身份認同極其紊亂,很多菜肴屬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或非洲等地的烹飪風格,只不過有個本土化的名字而已。真正具有本土淵源的菜肴,除了黑豆飯,就數(shù)烤肉了。
巴西人喜好烤制食品,烤牛肉、烤豬肉、烤羊肉、烤雞肉、烤肉腸,甚至是烤菠蘿。
在世界杯期間,各國游客來到巴西,首先想要嘗試的,就一定是烤肉。在巴西吃烤肉的餐廳,一般都是高檔餐廳,收費不菲。穿著傳統(tǒng)牛仔服飾的侍者忙如穿花蝴蝶,殷勤地款待每一桌的食客,只要你餐桌上的標示牌一直顯示著“需要”,他們就會將烤牛臀帽、牛排、牛肩峰、鹿肉、羊腿等18道烤肉輪番拿到你面前,直到你“翻牌投降”。
與佐料頗多的較為精細的中國式燒烤不同,他們更喜歡充滿原始味道的烤肉,鮮嫩而粗獷,大多只用鹽來調味,烤制時要不斷翻動以保持肉的滋潤和避免水分過度蒸發(fā)。把一整塊肉穿在釬子上用炭火烤制,待兩面金黃、肉香撲鼻的時候,拍掉鹽粒,再用利刃切割表層食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火候,有不同的滋味。
巴伊亞菜,
非洲球隊的最愛
巴西菜里口味最特別的,首推巴伊亞菜。僅從其中的棕櫚油和椰奶,就不難發(fā)現(xiàn)受非洲的影響。巴伊亞人喜歡吃辣椒,許多菜里都采用花生、腰果、蝦米為配料。
這些名菜雖然美味可口,然而油膩的棕櫚和椰奶可能使有些人的腸胃不易消化。但這些菜式,卻是非洲的幾支參賽球隊的最愛,或許他們也從中吃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記者手記
不踢球就去喝咖啡吧
你可能知道,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chǎn)國,年產(chǎn)量占全球份額的30%-50%;但你或許想不到,球王貝利的咖啡生意,已經(jīng)壟斷了巴西咖啡一半的出口份額。也就是說,全球近乎15%-25%的咖啡,都是出自球王旗下。
在《球王貝利自傳》書中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記載:“最近,貝利咖啡還給了我一點小小的震動。我知道這種咖啡在中東地區(qū)也受歡迎,但不知道受歡迎到什么程度。薩達姆·侯賽因于2003年被美軍抓獲時正藏在一個洞里,隨身攜帶的東西竟然只有三樣:一挺機關槍、一只裝滿美元的箱子和一罐貝利咖啡!”
在桑托斯的一個港口附近,有一家經(jīng)營咖啡出口生意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店,據(jù)說跟球王他老人家也扯上關系,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球迷慕名前去合影。看來球星退役之后,開一家咖啡廳、酒吧或是餐廳,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無獨有偶,貝克漢姆最近也在紐約謀劃開餐館。而每到世界杯期間就會開張的“中田咖啡屋”(nakata.net cafe),也出現(xiàn)在了圣保羅街頭。這個咖啡屋是日本前國腳中田英壽在2010年想出來的一個創(chuàng)意,原意只為了給征戰(zhàn)世界杯的日本國家隊加油助威,服務時間僅限于世界杯期間,到世界杯結束后就會中止營業(yè)。誰知道一開張就大受歡迎,南非世界杯期間,這家在東京的咖啡屋一到比賽日就大排長龍。
本屆巴西世界杯,中田英壽干脆在圣保羅也開了一家同樣的咖啡屋,他選擇與當?shù)匾患抑邫n餐廳合作,租用了這家餐廳一半的場地,將高級日本料理與高檔巴西咖啡結合,走的都是高大上路線。在巴西有許多日本僑民,其中很多都混的相當不錯,具有強大的消費力。不過,記者連續(xù)幾天到這家餐廳踩點,卻發(fā)現(xiàn)人丁稀少、客流不旺,沒有想象中那么受歡迎。
其實在國內,也有不少球員開過酒吧、餐廳,但真正做得好的,鳳毛麟角。雖說女人和吃貨的錢最好賺,餐飲業(yè)入門門檻不高,但想要做的出彩,卻還是很不容易的,在這里,只能遙祝貝克漢姆好運了。
反過來想一下,球王他老人家將咖啡生意做得這么大,已經(jīng)算是一種奇跡了吧。巴西咖啡協(xié)會有這樣的一個“代言人”,何愁巴西咖啡沒銷路。偷偷的想一下,姚明餐廳開的也不算特別成功,但如果讓劉翔來代言上海的小籠包呢?
黑豆飯,巴西隊勝利的秘密武器
作為巴西球員最愛的黑豆飯,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關乎球隊成績的重要因素,巴西隊無論去哪里比賽,裝備中都必帶上吃不完的黑豆。
許多年前的一段足壇軼聞令記者印象深刻:巴西國家隊在一次國際比賽中,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而忘記在出征的時候準備黑豆,導致球員胃口不佳,因此成為了球隊首場比賽失利的理由。
廣州恒大球員穆里奇剛到廣州的時候,也曾經(jīng)抱怨找不到購買黑豆的地方,而無法吃上可口的飯食。
巴西人將黑豆熬煮得綿軟后撈出盛碟,留在瓦罐中的濃湯和豬蹄、豬耳朵、臘腸、腌肉之類的東西熬在一起的,很合中國人的口味??此坪唵危鋵嵃局坪诙剐枰喾N香料,其中有香葉、雜香草、牛肉干、火腿、蒜、辣椒等等,熬制四至五小時方可。
把燉得爛爛的黑豆和濃湯澆在米飯上,是正宗的吃法。也可以搭配點別的沙拉小菜,最常見的搭配是和木薯粉一起吃。
按照傳統(tǒng),每個星期六是巴西的豆飯日,這一天各家都要烹制豆飯,餐廳也必須出售豆飯。所以巴西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 “無豆不成飯”。
鏈接
黑豆飯又名“黑奴飯”
黑豆飯在巴西叫FEIJOADA,也被戲稱為“黑奴飯”。在葡萄牙的殖民地時期,黑奴們平時吃不上肉,只有周六被允許吃莊園主周五晚上狂歡剩下的殘肉碎骨,和一些豬身上他們不吃的部位。所以每到周六,黑奴們便支起鍋來做類似于“亂燉”的東西,誰知卻異常美味。
如今,黑豆飯已成為巴西家庭日常必備飲食,巴西球員覺得,在參加比賽的時候,大家圍坐著吃這種食物,就像親人聚會一樣,能提高團隊作戰(zhàn)能力。也有巴西國內媒體在球隊踢得不好的時候說,“他們豆子吃少了”。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wǎng)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wǎng);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