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南美僑報網編譯張裕9月25日報道】巴西國家地理與統(tǒng)計研究所(IBGE)24日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近18年以來全國共喪失了8.34%的自然植被。亞馬孫(Amaz?nia)和塞拉多(Cerrado)是損失最嚴重的生物群落。據悉,國內大部分受損地區(qū)被轉化為了牧場。
巴西G1網站報道,本次調查于2000至2018年期間進行,是IBGE生態(tài)系統(tǒng)擴張情況調查的一部分。在研究期間內,巴西共損失了約49萬平方公里的自然植被,面積超過里約熱內盧州(Rio de Janeiro)總面積的10倍,幾乎相當于兩個個圣保羅州(S?o Paulo)。
在所有受損地區(qū)中,約有27萬平方公里(55.07%)位于亞馬孫生物群落,15.3萬平方公里(31.17%)位于塞拉多草原。也就是說,86.24%的受損植被均集中了在兩個生物群落中。
調查顯示,巴西大部分植被遭到破壞的地區(qū)都被轉化成了牧場和農田。據統(tǒng)計,約有20.84萬平方公里(占損失總面積的43%)地區(qū)被轉化為牧場,還有9.4萬平方公里(19%)被用來種植農作物。在林業(yè)生產方面,植被遭到破壞地區(qū)主要被用來種植人工林,以便收集木材或生產紙張及纖維素,該類區(qū)域的面積占所有被轉化土地的3.6%。
按比例計算,潘帕斯生物群落(pampa)是全國自然植被受損最為嚴重的地區(qū),在所研究的18年期間有超過1.61萬平方公里遭到破壞,占該群落自然植被總面積的16.8%。
排在第二位的是位于中西部的塞拉多群落。18年間有15.27萬平方公里受損,相當于整個自然植被面積的12.8%。亞馬孫群落在研究期間內有27萬平方公里植被受損,約占自然植被總面積的7.3%。
分析期間內受損地區(qū)占比最小的是潘塔納爾濕地,約有2100平方公里植被遭到破壞,相當于其自然植被面積的1.6%,是2000至2018年期間保存比例最高的生物群落。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浙公網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