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巴西民間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在每個月的 29 日這天站著吃 7 個“財富面疙瘩”(Nhoque da fortuna),并在盤子下放紙幣或者硬幣。人們認為這樣會在下個月為“舉行儀式”的人帶來財富和好運。
Nhoque da fortuna 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語是gnocchi),于 19 世紀由意大利移民傳入巴西。
關于 Nhoque da fortuna 的傳說有很多,意大利廚師西蒙·帕拉特拉(Simone Paratella)給出了更廣為流傳的版本。
相傳公元 4 世紀,一位名叫圣潘塔萊昂(Saint Pantaleon)的醫(yī)生饑餓地在意大利一個村莊里徘徊,之后決定向一戶人家討要一些食物。這家人雖然不富裕,但毫不介意地分享了本就不多的食物。戶主為在場的人煮了面疙瘩,每個人的盤子里有 7 個。他們一起祈禱,希望在那年剩下的日子里大豐收。醫(yī)生吃完食物后離開了,戶主在收拾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醫(yī)生留在盤子下的金幣,而且那年果然大豐收。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 29 日。
傳統(tǒng)流傳至今,面疙瘩也有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有南瓜面疙瘩、木薯面疙瘩、粗面粉面疙瘩、帶蛋的、不帶蛋的、搭配各種醬汁的等等,這取決于地區(qū)和風俗習慣。但是在巴西,最常見的版本是用土豆作為原材料。
但廚師西蒙稱,土豆不是當時圣潘塔萊昂醫(yī)生吃到的面疙瘩,因為在當時并沒有土豆的存在。
另外,阿根廷媒體報道,圣潘塔萊昂只活了 28 歲,并于公元 305 年 7 月 27 日在遭受酷刑后被斬首。自 1970 年以來,圣潘塔萊昂部分手骨就存放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馬塔德羅斯(Mataderos)附近有一座寺廟里。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wǎng)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wǎng);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