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或普林斯頓大學等聲名顯赫的常春藤大學是眾多學生的夢想學校,然而畢業(yè)后這枚鍍金招牌的出路可能不如想像中的順遂。
一些雇主表示,現(xiàn)在不再那么看重學歷,尤其是很多名校學生太過死板,反而成為扣分項。 華爾街日報報導,財務顧問公司CG Financial Group的首席執(zhí)行官吉伯(Charlie Gipple)表示,好學歷不再像以前那樣讓他驚艷。他畢業(yè)于北愛荷華大學,曾在大都會人壽(MetLife)和ING集團擔任副總,與許多頂尖大學的畢業(yè)生一起工作。他觀察到這些年輕人處理客戶問題時都像是在按照課本解題、案例研究,而非處理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
「如果我今天要找得力左右手,那他絕對不可能是常春藤盟校的人?!?nbsp;
顧問公司貝恩(Bain & Co.)招募咨詢主管貝文斯(Keith Bevans)說,該公司仍然從高學歷應征者來挑選人才,但比率正在減少,部分原因是這幾十所大學無法培養(yǎng)出足夠的高品質畢業(yè)生,來滿足需求。貝恩已經(jīng)開始以Zoom直接面試,面試官不知道應征者的大學學歷,純粹以面試表現(xiàn)來評估。
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則用名為「Solve」的破解問題游戲,來淘汰技能不符學歷的求職者,并找出可能被忽視的人才。負責招募的西席爾(Blair Ciesil)表示,「成績通膨」使得名校成績變得不是那么有意義(報告指出近年耶魯大學約八成學士成績?yōu)锳或A-),同時許多頂尖大學不再要求SAT成績,少了這些判斷數(shù)據(jù),便只能擴大招募范圍。
紐約房地產(chǎn)律師貝利(Adam Leitman Bailey)直接拒絕任何近期從常春藤盟校畢業(yè)的求職者,他認為,許多人都是靠關系而不是天賦和毅力,他更喜歡聘用那些在不那么光鮮亮麗的學校中脫穎而出的人,因為他相信競爭才能讓他們準備好應對法庭攻防。
除了實力問題,價值觀及思考模式亦是考量。有人認為名校的多元、公平和包容性措施已經(jīng)過頭了,或嘲笑名校的覺醒(woke)風氣或菁英主義。
近期反以色列、反猶太主義浪潮,更使許多企業(yè)卻步。今年5月,13名聯(lián)邦法官就寫信表明,不會聘用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就讀的學生,因為不滿該校處理校園抗議的做法。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wǎng)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wǎng);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