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日,中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仿生材料,該材料實現(xiàn)了海洋防曬分子與人源膠原蛋白的重組,能通過“曬太陽”的方式加速傷口愈合,為皮膚創(chuàng)傷治療帶來新的希望。日前,材料科學頂級國際期刊《先進材料》發(fā)表了上述研究成果。
臨床發(fā)現(xiàn),暴露在陽光下的傷口愈合時間平均延長40%,且更易留下疤痕。前述研究成果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將海洋天然抗紫外輻射成分與重組人源XVII型膠原蛋白“編織”成透明水凝膠,創(chuàng)造出無色透明、兼具紫外線防護和高效傷口修復功能的新型仿生材料。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研究員陳喆指出,外傷通常發(fā)生在暴露的皮膚區(qū)域,紫外輻射可導致炎癥反應,形成結痂,從而阻礙傷口的正常愈合。好的傷口管理材料往往需同時滿足對加速傷口愈合、紫外線防護及隱形性(無色透明)的要求。
“海洋生物暴露在強烈的紫外輻射環(huán)境中,它們會合成自己的‘防曬霜’來防止紫外輻射對自身DNA的損傷。”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王楠說,P334就是一種能夠強烈吸收UVA的天然紫外防護分子。
為找尋原料來源,研究團隊克隆了海洋沉積物中的細菌及藻類生物中負責合成P334的基因,并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把它們高水平表達在鏈霉菌中,解決了這種自然界含量極低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原料來源問題。
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新材料制成的透明水凝膠能有效阻隔紫外線,同時持續(xù)釋放促愈因子。實驗顯示,使用該敷料的小鼠傷口在紫外線暴露下10天愈合率提升60%,且新生皮膚更接近正常組織結構。此外,該材料的透明性、可注射性及可穿戴性,也突破了常規(guī)敷料以包扎為主要形式的局限。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wǎng)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wǎng);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