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據(jù)巴西媒體報道,里約熱內(nèi)盧州(Rio de Janeiro)民警近日發(fā)布警示,提醒消費者注意一種正在全國范圍蔓延的新型詐騙手法,即所謂的“購物扣押”(compra retida)騙局。
據(jù)警方介紹,不法分子常通過 WhatsApp 等渠道發(fā)送虛假信息,謊稱網(wǎng)購商品已被“聯(lián)邦稅務局(Receita Federal)”或“海關(guān)”扣押,要求受害者通過支付一筆費用來“解封”貨物。
更具迷惑性的是,騙子往往掌握消費者的 真實信息,包括 姓名、CPF(納稅人登記號)、下單日期,甚至提供 偽造的物流追蹤碼。他們冒充 Mercado Livre(自由市場)、Correios(巴西郵政)、Jadlog、Shopee 等知名平臺,要求受害者通過 Pix 轉(zhuǎn)賬繳費。
負責此案的民警局長弗拉維婭·蒙泰羅·德·巴羅斯(Flavia Monteiro de Barros)強調(diào):“很多人收到的信息寫著:‘您購買的某商品已被扣押,請支付一定費用以釋放貨物’。這就是詐騙!切勿付款。”
她補充稱,騙子之所以容易得手,正是因為他們能精準說出受害人確實購買過的商品細節(jié),讓人誤以為情況屬實。
圣保羅消費者弗拉維婭·德·奧蘭達(Flávia de Holanda)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我收到的消息里有我的姓名、住址、CPF和訂單日期,還附有一個包裹的照片。起初我差點就信了,覺得可能真是貨物出了問題。所幸在最后確認時發(fā)現(xiàn)提示是詐騙?!?/span>
她提醒公眾,即使金額不大也不能掉以輕心:“騙子手里掌握著完整的消費數(shù)據(jù),一定要提高警惕。”
聯(lián)邦稅務局(Receita Federal)發(fā)表聲明,明確表示 不會通過電話、郵件或消息應用要求消費者支付任何費用,更不會要求通過 Pix、二維碼或第三方轉(zhuǎn)賬 繳納稅款。
官方提醒消費者:
Copyright @ 2009-2025 巴西華人網(wǎng) 紹興美信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巴西華人網(wǎng);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9802000078 號